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方旭彬


基本上,一歲是寶寶營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一歲以前的嬰兒,應該以母乳或合格的嬰兒配方奶(不是鮮牛奶)為主食。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剝奪寶寶喝母乳的權利,因為實在有太多優點是嬰兒奶粉所無法比擬的。餵哺母乳無法像泡奶粉一樣得知寶寶喝的量夠不夠,所以最好的評估方法,就是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最簡便的就是看體重的增加。

一般而言,寶寶滿月時體重應該比出生時增加一公斤,到了四個月大約為出生時的兩倍,到了週歲時約為出生時的三倍。通常到了寶寶四到六個月大時,胰臟功能已經成熟,此時體重也大約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約六至七公斤),而每天的總奶量大概也達到1000西西,這意味著單單餵奶的營養已不敷寶寶所需,這個年齡的寶寶,常常開始有厭奶的情形產生,一天喝不到600-700西西是常有的事;媽媽要餵奶時,只見寶寶將頭撇向一邊不肯喝,要不就是嘴唇緊閉,急壞爸媽,這時反而不應該強迫餵奶,可考慮開始添加副食品,或者在寶寶滿六個月後改較大嬰兒配方

從六個月到週歲的寶寶,我們很難期望奶量再增加,甚至寶寶會有喝奶量逐漸減少的情形,這時應該先看看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1.「生長」指的是體重身長頭圍,可參考寶寶的健保手冊中的生長百分位是否已低於第三百分位或在短時間內急速下降。

2.「發育」指的是寶寶到了該年齡的功能是否已經成熟,如四個月抬頭,五至六個月翻身,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等等。如果寶寶厭奶喝得少又有生長發育遲緩的問題,或者合併有其他症狀如腹瀉、吐奶或便秘,應該趕緊就醫找出病因。

6- 12個月大寶寶與比0-6個月大寶寶需要更多的熱量、礦物質與蛋白質,這些營養可以由副食品或固體食物的攝取來加強,而嬰兒平均長第一顆牙齒的年齡也是六個月,添加副食品,可以逐漸訓練寶寶咀嚼的功能。媽媽給寶寶儲存在體內的鐵質,到六個月左右就會不夠,如果能從副食品中添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牛肉泥、豬肝泥、蘋果泥、深綠色蔬菜等),便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至於六個月以上是否一定要換成較大嬰兒奶粉,1986年5月第39屆世界健康會議的結論是:對嬰兒哺以較大嬰兒奶粉其實是不必需的。較大嬰兒奶粉跟一般嬰兒奶粉相比,其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有些添加了蔗糖所以味道較甜,如果寶寶厭奶改喝較大嬰兒奶粉便可改善最好,但是如果寶寶不適應,也不一定非換不可,只要副食品添加得宜,營養大都不會匱乏,而且較早適應固體食物的寶寶也較容易適應成人食物,而不會在週歲後太依賴牛奶。

換奶以漸進的方式在三到四天逐步更換為宜,也就是第一天先以3/4原奶1/4新奶的比例餵哺,並觀察寶寶有無任何不適的症狀,例如腹瀉、腹脹、嘔吐等,如果沒有問題第二天再以1/2原奶1/2新奶將比例增加,第三天加到1/4原奶3/4新奶,順利的話可在第四天完全換奶。特別提醒由母奶換成配方奶的時候,如果寶寶出現血便、黏液便、皮膚紅疹等症狀,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應該帶給小兒腸胃科醫師進一步檢查確定。

添加副食品也是以漸進為原則:第一次添加副食品,建議先從液體食品如稀釋的果汁開始,切記不要太酸免得寶寶抗拒,也不要太甜以免影響正常的喝奶量,可選擇在兩餐之間從少量開始嘗試。頭幾次或許寶寶不適應,但媽媽不要灰心,因為心理學研究指出嬰兒開始嘗試新食物,可能需要8至10 次的接觸、品嚐才會接受,所以不要嘗試一兩次後就放棄。待寶寶適應後,可慢慢增加副食品的量,約一至二個禮拜後,再試著增加第二種新的副食品。不要一兩天就換一種新的副食品,這樣容易造成寶寶錯亂。等到液體食物適應後,可再嚐試半固體食物如嬰兒米粉或麥粉。

一般建議先從米粉開始,添加的方式,可用水調成米糊用小湯匙餵,如果寶寶會用舌頭將米糊吐出,表示吞嚥功能尚未十分成熟,這時也可以將米粉加入嬰兒配方奶中(一開始以半瓢對三瓢的比例,再逐漸增加到一瓢比三瓢),一但寶寶可以吞嚥,還是以小湯匙餵食較好。其他液體食物如菜湯、稀飯湯,半固體食物如果泥、菜泥、蛋黃泥(九個月後)、肉泥、什錦稀飯(加海苔醬、肉鬆、吻仔魚、蔬菜、紅蘿蔔)等,均可視寶寶的適應情況逐步添加。

到了一歲以後的幼兒,應該減少喝母乳或牛奶的次數(大約每天二次),當作點心即可,而應該以一般大人吃的三餐食物(蛋奶魚肉豆類蔬果米麵等)為主食,只要夠軟易消化,都應該均衡地攝取,否則小朋友的生長發育會有問題。至於鮮奶、優酪乳、蜂蜜水,基本上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嬰兒吃,一歲以上的幼兒則無妨。

寶寶便秘時,先看看有無肛裂,可用溫水坐浴幫忙傷口復原;不要將奶粉泡濃以免腎臟受損。如果已經滿四個月,可嘗試稀釋的果汁或蘋果以外的蔬果泥,藉由添加纖維質,配合以薄荷油以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肚臍周圍來促進腸蠕動。感覺寶寶大便很吃力時,可以凡士林潤滑的肛溫劑刺激肛門(約進入2公分),如果嚴重到解血便或有嚴重腹脹嘔吐,應該就醫檢查有無先天性巨結腸症或腸道神經發育不全等潛在疾病。

寶寶腹瀉時,應注意有無口舌乾燥、皮膚鬆垮、小便減少等脫水症狀,可先將奶泡稀,暫停米麥粉的添加,餵哺母乳的媽媽仍可繼續餵母乳,另外可於兩餐之間給予嬰兒專用的口服電解液(等於口服的點滴)。如果寶寶已適應固體食物,可給予清淡飲食(BRATS: Banana較綠的香蕉、Rice稀飯配海苔醬、Apple蘋果或蘋果泥、Toast白土司或饅頭、Saltines蘇打餅乾)。如果不能改善,可在醫生指示下改喝無乳糖配方奶粉(俗稱止瀉奶粉),大約2星期之後,腹瀉已改善時,再逐步改回原來的一般嬰兒奶粉。

有家族過敏史(父、母、兄、姐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可將副食品添加時間延至六個月,建議先加米粉(因為東方人對麥粉較易過敏)。易過敏食物如甲殼類海鮮(蝦、螃蟹)、堅果(花生、核桃)、柑橘柳橙、芒果、奇異果、草莓、豌豆、花生及蛋白等,最好延到一歲以後再給。

對於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能餵哺母乳至少六個月以上,如果不行的話,可於嬰兒初期(六個月以前)餵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目前市面上有雀巢能恩Nan HA1,亞培心美力Similac HH,惠氏S-26敏兒樂-HAP等),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因為已經開始添加副食品,換不換成較大嬰兒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意義並不大,因為所吃固體食物的蛋白質分子早已比水解蛋白更大。此時反而應注意減少寶寶接觸過敏原進一步誘發過敏反應的機會,除了注意上述哺乳和飲食的事項之外,也要改善環境,減少空氣中吸入性過敏原,如家塵、塵螨、貓狗毛、羽毛、黴菌、蟑螂、花粉等。

相信只要把握住這些嬰幼兒換奶、添加副食品和營養的原則,相信您的寶寶一定都可以長得頭好又壯壯。

 


<文/BBH 月亮+月餅 媽咪分享>

arrow
arrow

    雅(廣霆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