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  

這張FB新知大耳朵粉絲團的照片,看了真覺得"心有戚戚焉"!半夜被孩子踢臉踹肚壓上身的日子,雅還是現在進行式 (茶)所以雖然廣廣四個月就一覺到天明,但我卻因為他的乾坤大挪移超差睡相而難得熟睡,不過看了BBH很有趣的親子同寢睡法文章分析,得知"母親中心型"的同寢孩子幼兒期發展優良,稍稍不枉我半夜被擾醒的這些年(酒)。文末也分享雅去聽睡眠紓壓講座的摘要及學得的"腹式呼吸法"(簡單免錢而且改善睡眠品質,很有效果喔)


                                    篠田有子◎著 李漢庭◎譯
親子同寢睡法種類與其特徵

正在帶小孩的爸媽,或是小孩已經長大的爸媽,請回想自己家裡睡覺時的景象。如果你還未婚,也請問問父母自己小時候的情況。表1-1的四種模式,或許就能找出你家裡的問題點。

 

首先是睡法的種類,從圖表中可以發現,依據父.母.小孩的睡眠位置關係不同,可以分成母親睡在正中央的「母親中央型」、孩子睡在正中央的「孩子中央型」、父親與母子分房睡的「父親分房型」,還有孩子與父母分房睡的「孩子分房型」等四種。這就是家裡有小孩時的家庭主要睡法。

表1-1睡法與家族特徵

情緒模式

母親中心型  

孩子中心型 

父親不在型 

孩子放任型 

幼兒期的睡法

     母親中央型1105C-f32-CB_1105-1_02

     孩子中央型1105C-f32-CB_1105-1_01

     父親分房型1105C-f32-CB_1105-1_04

     孩子分房型1105C-f32-CB_1105-1_03

夫妻的型

伴侶型

父母型

同居人型

伴侶型

父母的角色

支援型

協助型

分擔型

自律型

父親的特徵

父子間稍有距離,用心守護孩子成長。發揮父性作用。

父子關係較親近,管教過程親密而溫柔。缺乏父性作用。

父子關係較疏遠,對孩子教養不關心、無責任感。父性幾乎不存在。

父子間稍有距離,用心於孩子的獨立,可能是嚴格或放任。有父性的存在。

母親的特徵

在先生的支援下教養孩子。調整父子間距離,促進孩子獨立。親子的區別分明。

與先生共同教養孩子。對孩子太過疼愛,容易讓步。過度保護.朋友型親子。

不靠先生支援的

教養。容易依賴孩子。太過疼愛。過度干涉.母子過於親密。

不靠先生支援的

教養。會用心於孩子獨立,但稍嫌放任。親子的區別分明。

幼兒的特徵

擁有母子親暱和父子信任,情緒穩定。自制力發達,能培養社會性與獨立心。

 

幼兒期發展優良。

對父母有相同程度的親暱,情緒穩定,但是自我中心,社會性與獨立心發展較慢。

幼兒期發展優良。

母子親暱與父親不在的關係,造成情緒不穩定、自我中心,社會性與獨立心也不成熟。

幼兒期發展中等。

母子.父子間關係不夠親暱。情緒不穩定,但是社會性與獨立心旺盛。

 

幼兒期發展不良。

 

表中最上面的欄位「情緒模式」,表示家人間人際關係中的情緒面(情感的、感覺的)特徵。針對不同睡法填上家人間情緒面的人際關係,就會分成「母親中心型」、「孩子中心型」、「父親不在型」、「孩子放任型」。而以睡法結構構成的則是「母親中心型」、「孩子中心型」、「父親分房型」、「孩子分房型」。本書為了讓讀者容易想像睡法,採用後者的說法。

 

表1-1則是將調查結果中相對多數的部分加以簡化的結果,其中當然有例外或是複合型的狀況。比方說六個月以內的嬰兒,大多與父母同房,但是自己睡嬰兒床的「孩子分房型」的睡法,到了三歲就極為少見。這雖然不是幼兒期的主要睡法,但是後面會提到,此類特徵屬於「孩子分房型」與「父親分房型」的綜合型。

 

另外還有父親睡在中央的「父親中央型」或母親分房睡的「母親分房型」,還有每個人都分房睡的「全家分房型」等睡法,由於數量稀少,故無法進行分析。

 

同就寢模式別的小孩教養方式


(1)母親中央型家庭

我丈夫是報社記者,下班回家都很晚,只有假日孩子才能見到丈夫的面。一直以來,家事和帶小孩我一手包辦,並且樂在其中。家裡住的是公司宿舍,所以許多鄰居媽媽都樂意提供協助。而且丈夫每天晚上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問「今天孩子們做了些什麼?」讓我在精神上獲得充分的支持。(母親中央型的五口之家,主婦五十五歳)

 

母親中央型的家庭,夫妻距離與母子距離相同,特徵就是夫妻屬於「伴侶型」,愛與信任感特別強。母子關係密切與父親間接支援型的角色,處於三者關係相當理想的狀態。父親可以拉開過於親密的母子關係,保持幼兒情緒穩定,同時又能培養其獨立心。

 

教養的成功法則,就是要維持這種父性與母性均衡的理想教養環境。日本舊民法曾經以法條做為保障父親權威的後盾,如今已沒有這樣的法律,就得靠母親的謙虛與賢慧來維持父性功能。母親的配合調整,在維持父親一家之主的地位上具有關鍵作用。

 

情緒模式會受到夫妻雙方勢力的強弱關係,與工作分配狀況和本身個性等因素影響。以母親中央型來說,夫妻勢力關係如果是平等一致型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丈夫較強勢,就容易變成「大男人主義」;如果妻子個性好勝又強硬,就是所謂的「母儀天下」,即使地位平等,丈夫也可能變成「怕老婆」的傀儡老爸。即使如此的關係也不錯,因為自古以來無論丈夫是「大男人主義」還是「怕老婆」,通常都不會去爬到賢妻良母妻子的頭上。

 

(2)孩子中央型家庭

雖然家裡還有其他房間,但還是讓我睡中間。生了弟弟之後,我們兩個就一起睡在爸媽中間。我們家睡成「川字型」是由於媽媽是職業婦女,所以爸爸也要幫忙照顧我們。對我來說,只有睡覺時間才能同時跟父母在一起,所以在這個時候我感到很高興。睡覺的時候讓我感到安全和平靜,雖然因此個性較率直,但是整體來說,還是比較依賴父母吧。(孩子中央型的四口之家,長女二十歲)

 

這個孩子中央型的家庭,孩子睡在夫妻之間,表現出傳統日本人重視孩子多過夫妻關係的家庭觀。由於夫妻共同養育子女,夫妻勢力關係想必是屬於平等一致的「父母型」。夫妻之間的關係有如對等夥伴,因此就很難保有父親的權威,幼兒的獨立心也會比較弱;但是幼兒會確信自己受到父母的愛,所以心情比較平穩沉著、情緒安定。

 

教養的成功法則是,若夫妻勢力關係平等一致的話,能發揮養育子女的協力關係,一邊負責扮黑臉教導是非善惡,另一邊則扮白臉說明細節,達到父性與母性分工的作用

 

如果在勢力關係上丈夫佔優勢,那麼妻子在孩子面前就會尊敬丈夫,自然能發揮父親的權威與領導能力。相對而言,如果妻子佔優勢,就可能變成受母性掌權的溺愛型家庭。最好避免發生夫妻都像母親,或是親子像朋友般缺乏父性的教養環境。

 

應對的方法是在小孩4~5歲開始,盡量讓孩子分房睡,恢復夫妻同床,做出親子間的區隔。

 

3)父親分房型家庭

我爸爸整天不是在工作,就是聽他最愛的音樂,什麼事情都以自我為主。另一方面,媽媽則是把孩子擺第一,自己擺最後,總是關心著我們。媽媽一個人帶小孩,相當辛苦,因此有時候還會歇斯底里。爸媽兩人關係不好,或許是有小孩才沒離婚吧。到了青春期,我開始痛恨我的家人,整天躲在房間裡。媽媽對爸爸相當不滿,加上帶我們又有許多壓力,於是就拿我和妹妹出氣。我真的很討厭嗎?整天對我們唸個不停。(父親分房型的四口之家,長女二十歲)

 

父親分房型睡法如字面所示,父親與孩子不同臥室,這一家的丈夫是工作狂,妻子則是全職家庭主婦,是男女分工概念相當清楚的家庭。妻子一人扛下原本應該分工合作的教養責任,容易加深與丈夫的疏離感,母子關係會更緊密。由於父親沒有發揮拓展幼兒視野、教導現實嚴苛的父性關係,幼兒會很難離得開母親,獨立心發展緩慢。加上母親如果對丈夫不滿,就會形成過度干涉孩子的現象,容易使得孩子的情緒不穩定。

 

教養的成功法則,除了母親要一手包辦育兒之外,還要跟孩子好好傳達父親的存在。母親如果經常告訴孩子,睡在另一個房間的父親其實很愛家,而且努力工作養家,為他建立一個偉大的印象,孩子自然會對很少看到的父親抱持尊敬與感謝。

 

另一方面,平時無法與孩子互動的父親,至少假日應該跟孩子一起睡,或是撥出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孩子、陪孩子玩,這樣才能建立父子互信關係。如此一來父性能發揮作用,母子關係也不會過度親密。

 

另外,不管丈夫或妻子,要懂得互相感謝,用心培養夫妻情誼與互信關係,一旦孩子發生問題就能攜手合作,共度難關。即使夫妻感覺就像「同居人型」,也請盡量避免「陌生同居人」,要朝「親密同居人」的方向努力。如果真的沒辦法,應該在發生嚴重問題之前,請託第三人擔任父親角色,或是利用家庭之外的地方機構、學校等替代機構,來做父性角色的功能補強。

 

(4)孩子分房型家庭

我大概在十歳之前,都還有睡覺時吸吮手指的習慣。而且幼稚園和小學念的是私立學校,校風嚴謹,為了讓我養成凡事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習慣,所以與父母分房睡。奶奶的房間跟我的房間只隔一扇門,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雖然晚上要自己睡,但是白天媽媽常陪著我。可是我幾乎沒跟爸爸互動過。爸爸經常自己一個人到國外工作,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兩人單獨聊過天。(孩子分房型的四口之家,長女二十歲)

 

孩子分房型的家庭模仿的是歐美作風,親子不同臥室,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夫妻屬於伴侶型,在育兒上採放任孩子的自由成長,雙方都對孩子的親密度不高,強調讓幼兒獨立的教養方式,所以幼兒能適應嚴厲的環境,從小就什麼都自己來,獨立心特別強。但是另一方面,母子之間的肌膚接觸不足,幼兒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受父母喜愛,情緒容易不穩定,也可能出現不輕易相信別人的個性。另外,親子之間比較缺乏心靈的羈絆和一體感。

 

教養的成功法則,就是要在清醒時特別給予孩子更多歐美式的擁抱,製造肌膚的接觸,表現對孩子的愛。

 

另外,如果有兄弟姊妹,小孩子們一起睡可以培養互信、合作關係;如果是三代同堂,則祖父母可以替代父母使孩子的心靈安定,但絕對不若父母親的效果來得好。

 

資料來源世茂出版社 《臥室,決定孩子的未來》    文章轉載「新知大耳朵粉絲」

 

同床而眠.JPG   

延伸補充(舒眠紓壓):
雅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有參加公司舉辦的舒眠紓壓講座,
認識了包括調整夜貓子作息的光照治療法(早上起床接受至少45分鐘的陽光照射)、睡眠階段(淺睡-深睡-快速眼動<做夢>期的循理)、清醒擾醒系統(指生物體由深層睡眠狀態轉變為淺層睡眠或清醒狀態,常見於動物及成為母親的女人)、在床上的時間=你所需的睡眠量(睡不者別躺床休息)、小睡(短於20分鐘或長於50分鐘但短於2小時,避免造成睡眠遲惰)、失眠的診斷等,受益良多

尤其是婚前好睡,當了母親卻淺眠的我,講座後才知原來是動物的本能(因為危機感或照顧孩子)而啟動了清醒擾醒系統,讓我恍然大悟!而失眠診斷後,我才知自己是因為壓力及認知亢奮引起(即睡前腦子還是太活躍了),所以需要深度放鬆訓練,最有效的就是腹式呼吸法,我實際做了幾天,真的對睡眠品質有明顯的改善,也在此分享如下步驟 ,祝大家都一夜好眠!
SLEEP4

(圖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 詹雅雯)

 

arrow
arrow

    雅(廣霆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