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玫瑰疹、德國麻疹...等疹子疾病介紹
呂適存醫師提供

 痱子

現代家庭都有冷氣,小寶寶因為天氣熱而長痱子的機會不多,年輕的父母也可能不太知道甚麼是痱子?近幾年來,時常看到的現象就是寶寶出生後,父母把寶寶包的太多,寶寶的額頭、頸部、甚至於身體的軀幹上有時會長一些痱子,父母在不了解的情形下著急的帶小寶寶來看醫生。

標準的現象是除了身體出汗的部位有細細顆粒狀的疹子之外,寶寶並沒有過任何其它發燒、咳嗽等生病的症狀;也沒有接觸過藥物、食物造成過敏的可能。有經驗、年齡大的一點的醫生,一眼也看的出是痱子。只要教導父母改良一下照顧的方式就可以了。

另一種寶寶容易長痱子的情形是:當寶寶一生病發燒的時候,有些傳統的父母就拼命把小朋友包的一層又一層,如果問家長為甚麼包這麼多?家長的回答大概是:「外面有風」、或是說「他的手還是涼」。如果當時是夏天,家長又會說「車裡有冷氣」。時常會看到寶寶熱的的臉色發紅,滿頭是汗。

包個一、兩天,長痱子是很常見的;於是下一回來看診的時候,又會緊張的問:「是不是出麻疹」?

寶寶的衣服到底要穿多少?

寶寶的衣服到底要穿多少才是正常?基本上我們建議,不論大人、小孩,有生病、沒有生病,衣服只要穿到人感覺不冷就可以了,穿衣服的目的就是要保暖,但是穿的太多、太熱了出汗了,反而是太過之。

記得我自已在美國芝加哥的第一個秋季,天氣剛開始轉涼,大約在攝氏18度左右的時候,我就開始穿上毛衣出門,但是到了醫院,辦公室裡台灣去的醫師立刻私下警告我:不要穿這樣多,會被老外笑是「東亞病夫」的,果然看看四週的老外都穿短袖,自已也不好意思的敢快把衣服脫掉。以後就是看別人穿多少,向己也穿多少。外國人的衣服穿的是不多的,自己入境隨俗一段時間後,也逐漸有一種感覺:人真的不是那麼怕冷,有點涼的時候,抬頭挺胸吸一口冷空氣,身體也不會冷到會發抖,反而不穿太多衣服沒有擁腫的感覺,滿舒服的,也沒有因為穿的比台灣少而著涼感冒。

在寒冷的地方住過以後才感覺到我們在台灣的大多數人真的是太怕冷,而且是過度保護了。

給小寶寶的包的太多或穿太多衣服,不但容易長痱子,而且過度的保護會使寶寶的身體就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變的弱不經風,有一點風寒就不適應,容易感冒著涼。

生病發燒時寶寶手腳發冷,那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在醫學上手腳的血管時常因為生病發燒時反射性的收縮而循環不良特別容易摸起來涼涼的,但是這一種手腳發冷的現象並不會因為身體穿的衣服或包的多就能改善,要變暖最好的方法反而是趕快為寶寶退燒,如果身體包的太多反而會使溫度更不容易散掉,甚至於發燒的更高。

最好的處理方法建議為寶寶沖個溫水澡,既能降溫又能讓寶寶的循環很快恢復正常,手腳很快就不冷了。


 玫瑰疹(嬰兒玫塊疹)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最標準的症狀是六個月到一歲半大的小寶寶忽然出現發高燒,溫度大多高於攝氏39、5至40度,但是高燒的時候除了兩個小臉頰會燒到紅紅的以外,並沒有其它咳嗽、流鼻涕之類的感冒症狀,小寶寶的胃口、活動力也都還好,檢查起來除了喉嚨有紅腫之外,可能頸部的淋巴腺有一些腫大的現象,有的小寶寶也可以有點瀉肚子。

最常見的是發燒三天,燒退以後由身體到頸部出現許多細細的密密麻麻的小紅疹,疹子可以向臉部、四肢延伸,此時小寶寶並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現象。大約一到三天內疹子會自動消失,身體上不會像得麻疹一樣有任何色素沉著或脫屑現象。

造成玫瑰疹的病毒,以腺毒病(Adenovirus)及一部份的克沙其病毒(Coxsakie virus)最常見。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但是小至兩、三個月,大至兩、三歲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

感染到玫瑰疹時最常發生的困擾是小寶寶因為高燒所引起的抽筋,這一個年齡的小朋友因為腦細胞的發育還不完全,高燒的時候,容易引起腦細胞之間亂放電的現象。亂放電就會引起四肢突發性的抽筋。父母們常會為此嚇的不知所措。在醫學上如果只是玖瑰疹或感冒引起抽筋,而不是得到腦炎、腦膜炎之類的腦子本身疾病。是不會對寶寶有甚麼長久影響或後遺症的,父母不用過度擔心。關於發燒與抽筋的問題本書在另外一章中已經另做討論。


 腸病毒所引起的病毒疹

腸病毒除了造成手足口病、咽峽炎爺人談虎變色外,有許多腸病毒中間的克沙奇病毒在感染到小寶寶時,可以使小寶寶除了有感冒症狀外,也會有身體出疹子的現象。這些疹子大部份也是類似於玖瑰疹或痱子的樣子,但是差別是小寶寶同時可以有咳嗽鼻涕等感冒現象。疹子也是三天之內自動褪去。沒有甚麼後遺症。


 麻疹

目前因為打預針,已經在都市裡很少見到麻疹,但是有鄉下仍然有人迷信出麻疹對寶寶身體好,而不肯打預防針的,所以仍然可以看到零散的病例。

由母親經胎盤傳給小寶寶的抗體大約到第六個月左右開始消失,這個時候寶寶就有機會得到麻疹。全世界先進國家的麻疹疫苗大多在寶寶滿十五個月大的時候與德國麻疹、腮腺炎一同接種,那時候的效果最好可以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成功率,但是國內因為怕不到十五個月大有些寶寶就被傳到了,所以在九個月大時先注射一次,到滿十五個月大再打一次。

麻疹傳染到以後大約有七到十四天的潛伏期,早期的症狀,都是咳嗽、流鼻涕、發燒非常像感冒。可是症狀會愈來愈重,咳嗽、發燒會加劇,兩三天後在第一大臼齒旁的口腔黏膜上會出現醫學上稱之謂「克氏斑」的白色小點,同時眼睛也有發紅、怕光有結膜炎的現象。

大約是第四天開始出疹子,疹子是由髮際及頸部開始出,再向下出到軀幹到四肢。這時候嚴重的咳嗽很容易併發肺炎,此外腦炎、中耳炎也是這段高峰期容易出現的併發症。出疹到第三、四天以後可以看到上半身出的疹子是互相連接、融和在一齊的樣子;下半身的疹子則是是分散式。全部疹子大約在第七天才會消退,但是咳嗽可能會多持續一個星期才恢復。

麻疹的疹子在消褪了以後,長過疹子的皮膚會有髒髒的,有色素沉著而且有脫屑的樣子。

麻疹最大的問題是有許多併發症,除了在急性期出現的腦炎、肺炎、中耳炎之外,在恢復以後的幾個月到兩三年之間,都可能因為殘留在腦內的病毒再引起另外一型稱之為亞急性硬化型全腦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的疾病,孩子的身體發育,智能,行動都因腦部受損退化而變的非常怪異,雖然發生的機會不多,但是醫學上仍非常注意。。

因為現在年輕一代的醫師看到的麻疹病例不多,時常會不認得這個病,這一種疹子是主要的特性是:出疹子的時候會同時有高燒、嚴重的咳嗽,眼睛發紅、怕光。


 德國麻疹(俗稱風疹)

也稱三日疹,因為一般三天之內就消失,症狀不重,可能有點發燒,但溫度不會太高,有的人有點關節痛。

現在也像麻疹一樣,因為打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的預防針很少見到,但是因為如果孕婦感染到德國麻疹可能會造成胎兒的畸型,在醫學上仍將此病例為重點監測的疾病。

出疹的地方最先出現的是在臉部,在一天內蔓延至全身,可能疹子會有點癢,疹子的分佈很均勻,不是呈融合性。

德國麻疹的潛伏期可以長達兩個星期主要的症狀除了發燒、出疹之外,淋巴腺會在明顯的腫大現象,尤其是後腦及耳後的淋巴腺最為明顯,大約要一個禮拜才會消失。


 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

這是一種所謂EB病毒引起的感染,主要症狀也是發燒,出疹子,疹子的型狀是全身密密麻麻平均的細小疹子;但是會有明顯的淋巴腺腫大、甚至扁桃腺化膿。此外肝臟、脾臟也會出現腫大的現象。此種疹子年輕人較多,小嬰兒感染到的較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雅(廣霆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