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第一胎廣廣時,當時母乳宣導尚未普及,欠缺母乳知識(如果早看到這篇就好了),新手媽媽又緊張,所以廣廣喝母乳不到三週,非常挫敗。第二胎霆霆是在母嬰親善醫院誕生,月子有做好工具齊備,有家人公司支持,與自已的堅持,餵到目前1歲四個月,已近尾聲。開始著手記錄自己的母乳之路前,先整合兩篇優質的母乳知識暖暖身,雖然台灣母乳親善逐漸進步,但餵母乳真的很多眉角,此篇圖文並茂內容完整,是優質的入門參考!
絕對輕鬆母乳哺餵指南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配方奶粉廣告讓人目不暇給,但其實只有一種源自天然的乳品,才能完全滿足寶貝的需要,它無須繁複的沖泡,也不必大老遠去購買,它--就是母乳。當一個新生命開始在妳的子宮中孕育,由一個小小的細胞漸漸分化成一獨立的個體,他聽著妳心跳,仰賴著妳供予他一切的生命所需,妳的氣息是他最熟悉的味道,妳的胸懷是尚不解世事的他唯一所知的天地;然後,這個新生命誕生了,他睜開雙眼看著妳,信賴著妳給他的一切。這時,滿心驕傲的妳必然會儘可能滿足他,仔細的為他打理生活中的一切所需,但是,妳真的明白最適合他的是什麼嗎?
一.細說母乳中重要免疫成份
「添加葉酸及DHA」、「強化鐵質」、「含比菲德氏菌」.......對正在仔細評估寶寶該吃什麼的妳而言,這些廣告詞妳一定相當熟悉,但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商品,妳真的知道哪一種最好嗎?其實對寶寶而言,只有一種品牌能完全符合他的需要,提供給他成長中所有的營養與抗體、這個品牌實惠又方便,它........就是「母乳」。
是的,母乳最好。很多媽媽們其實也都知道這一點,但是為什麼還是有許多媽媽明知如此,卻仍餵予寶寶配方奶呢?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謝景璋醫師表示,這源自於媽媽們(也包含了大多數人)的幾項錯讓觀念:
1.錯認配方奶的營養與母乳差不多:
由於坊間琳琅滿目的配方奶廣告令人目不暇給,各式如:比菲德氏菌、葉酸等的營養素名詞,易讓人產生「不會差母乳太多、甚至一較高級」的錯覺,媽媽們觀念裡對配方奶已有接受的態度,自然在遇到不順時,便易於妥協改用配方奶。
2.國內對哺餵母乳的支持度不夠:
中國人向來較為含蓄,無法接受隨時隨地的坦胸餵哺寶寶,而國內又對哺餵母乳的支持度不夠,因而導致整體的餵哺風氣不盛;以國情與我國相近的日本為例,就有較完整的社會福利(例如:公共場所幾乎都設有育嬰室)支持,母乳哺餵率自然提升。
3.有餵母乳易傷身的錯誤觀念:
很多媽媽以為餵母乳是件極為傷身的事,部份老一輩的人甚至有「一滴乳、一滴血」的錯誤觀念,在這樣的狀況下,母親哺餵母乳的意願自然無法提升,而導致代代不斷的惡性循環。
其中,謝醫師還強調,要真正能使母乳的哺餵風氣普遍,最重要的還是社會的支持;由於現代媽媽們大部份是職業婦女,親自哺餵的困難度提升不少,即便是觀念正確,卻往往礙於環境的阻撓而最後功虧一簣,令人惋惜。倘若大眾能給予鼓勵,不對此投以異樣的眼光或批評的言辭;企業界也能提供支持,加強公共場所中育嬰空間的設置增加能讓職業婦女擠存母乳的時間和空間,相信必可大幅提高哺餵母乳的風氣。
母乳 | 配方奶 | 動物奶 | |
細菌污染 | 無 | 可能有 | 沖泡時可能有 |
抗感染因子 | 有 | 沒有 | 沒有 |
生長因子 | 有 | 沒有 | 沒有 |
蛋白質 | 為易於消化的正確含量 | 通常含量太高不易消化 | 部份修正過 |
脂肪 | 足夠的必須脂肪酸含消化脂肪脢 | 缺乏必須脂肪酸不含 | 缺乏必須脂肪酸 |
鐵 | 含量少但吸收完全 | 含量少並吸收不良 | 額外添加並吸收不良 |
維他命 | 足夠 | A和C不足 | 需另添加 |
水 | 足夠 | 不足 | 可能需另添加 |
至於餵母乳的好處,那實在太多了,是沒有任何品牌的配方奶可以比擬的。馬偕醫院婦產科張志隆醫師表示,只有源自母體自然分泌的母乳,才是唯一能完全符合寶寶成長需要的食物;就生理上而言,哺餵母乳不僅不用擔心會有細菌污染使寶寶生病,其成份中並且還含了配方奶所缺乏的足夠脂肪酸與天然、蛋白質、維他命等:幫助消化的脂肪脢、及能讓寶寶健康成長的抗感染因子與成長因子,都是配方奶中所沒有的成份;此外,目前甚至已有研究發現,吃母乳的孩子在智能發展上,會較吃配方奶的孩子優越許多喔!
此外,哺餵母乳並不是只有寶寶受益而已,對媽媽也有不少幫助呢!哺餵母乳的媽媽,通常其產後惡露排空的速度較快、也較不易有產後憂鬱症的發生,並且還有燃燒熱量、減低婦女病罹患率和加強子宮收縮的關的影響,在寶寶吃母乳的過程中,他呼吸著你的氣息,感覺著如同仍在你腹中般的安全感;在嬰兒出生就有這樣的親密接觸,會幫助嬰兒與母親建立起一種親密有愛的關係,而言樣的關係將會一直存在於你們之中。
瞭解了這麼多哺餵母乳的好處,疼愛孩子的你必然相當動心,但你可能會認為理論與實際操作有段相當的距離,哺餵率這麼低必然是因為困難度高的緣故,別緊張,暫時先放下你心中的成見吧!我們特別整理出一套輕鬆哺餵三部曲,以最簡單、自然、不花費的方式,讓你輕輕鬆鬆的餵母乳,現在,就請你仔細瞧囉!
二.輕鬆哺餵三部曲之一 產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可用乳墊改善乳汁沾溼衣服的困擾。張志隆醫師表示,開始哺餵的最好的時機,就是直接在產台上進行,否則也應該儘速在寶寶出生後半一小時內開始;他解釋,因為這段時間寶寶的吸吮反射是最強的,此時餵哺母乳,可說是相當重要的。
很多媽媽在此時會覺得遭遇挫折,認為哺餵的過程不順利,但實際上這些都是觀念上的錯誤或偏差所致,這些偏差觀念可能有
1.覺得寶寶不愛吃母乳
這當然是大錯特錯的想 生活了九個多月,妳有著他最熟悉的氣息,他怎麼會不喜歡呢?倘若妳會錯覺寶寶不愛吃母乳,那妳可得注意是否有配方奶的介入了。配方奶當然沒有母乳好,其實寶寶也不是覺得配方奶好吃,但是為什麼寶寶會「好像比較喜歡配方奶」呢?這是因為配方奶比較「方便吃」的緣故,因為寶寶吃母乳時,必須含住媽媽的乳暈,用很大的力氣吸吮才能獲得媽媽的乳汁,而吸吮奶瓶就不同了,寶寶可以輕鬆的獲取乳汁,要讓哺餵母乳的過程更順利,一定要避免配方奶和奶嘴的介入,例如職業媽媽若是餵食儲存的母乳,就是比較好的做法。
2.覺得奶水不夠
這當然也不是真的,事實上幾乎是所有的母親都可以製造足夠的奶水給一個以上的嬰兒吃,許多母親自認為她的奶水不夠,但她的嬰兒實際上都已得到他所需要的了。張志隆醫師提到,有極少的嬰兒沒有得到足夠的奶水,通常是因為他的吸沇不夠、或姿勢不正確,很少是因為母親無法製造足夠的奶水;至於該如何判斷嬰兒是否吃到足夠的奶水;至於該如何判斷嬰兒是否吃到足夠的母乳,張醫師也提出兩種檢查的方法:
(1)檢查嬰兒體重增加:
頭六個月,嬰兒的體重應每個月增加500公克,或是每週125公克。
(2)檢查嬰兒的尿量
純吃母乳的寶寶,若是得到足夠的母乳時,通常一天內會排出六到八次清清的尿。
張醫師並進一步的補充,以尿量判斷是相當有用且快速的,但它也同時提醒妳,如果寶寶有喝其他的東西,則就不能依此法判定。
另外,在生產住院(或生產之前)的這段日子裡,妳也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一些妳與寶寶的用品,例如寶寶的衣服、襪子,當然,還有方便妳哺餵的哺乳衣。自己哺餵母乳非常成功、目前於國際母乳會任職會員的范雪冰小姐,可以最基本的資源-妳原本的衣服,到住家附近標示有「修改衣服」或「繡學院」的店家,請他們在胸部的位置車一對「放大的扣孔」,修改每件的價格大約在50~100元間不等(拉鍊式和扣孔式的價格不同),如此,你就可以花小小的錢,擁有各式妳所愛的哺乳衣了
三.輕鬆哺餵三部曲之二 居家
當你與寶寶一起回到家中,這便是你們新生活的開始,而新的事物難免會令你有些不適應,在這段協調適應的過程中,是不是能繼續給予寶寶最好的營養,則就要端看妳的耐心了。我們瞭解妳當然會盡力,但也不敢低估帶寶寶得花的精神,所以接下來要介紹的,就是協助妳在家中一些哺餵的姿勢和方法,包妳看完不僅站著餵、坐著餵,連躺著餵、倒著餵都可以喲。
橫抱式母乳餵法
這是最一般的餵抱方法。首先,嬰兒的頭應該與身體成一直線,此時母親需托著嬰兒的頭與肩膀(如為新生兒,則需另外托著他的臀部),緊緊抱著他,使他儘量靠近母親的身體,將他的臉面對乳房、鼻子正對著乳頭;以食指支撐乳房基部,將大拇指輕壓在乳房上面藉以改善形狀,以方便寶寶含得更順利。
在一切就緒後,接下來就是要讓寶寶正確的含住乳暈,假如含得不好(例如僅含住乳頭),則必須重新來過。
躺式的母乳哺餵法
這是幫助媽媽不讓哺乳影響睡眠的方法。許多媽媽常因寶寶餓時的哭鬧,而影響睡眠品質,其實,妳也可以躺著餵寶寶呢!開始時請妳以一個最舒服放鬆的姿勢側躺著(不要用手肘支撐身體),接下來將寶寶置於妳的腋部下方面對妳,但不要將寶寶的頭枕在妳的手臂上;由於寶寶也是側著身體,所以可能有些不平衡,此時妳可用下側的手扶住寶寶的背,或是用枕頭塞在寶寶背後,來固定寶寶的位置再以之前所述的方法讓寶寶含住乳房吸吮,必要時,還可以上側的的手托著乳房輔助。
范雪冰小姐也建議,在寶寶回家後,可以三人同床-即直接在父母的雙人床旁併一張單人床;如此一來,若是寶寶餓哭了,媽媽一側身就可以哺餵寶寶,睡眠就不會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響,這可是吃配方奶所沒有的優點喲!
橄欖式母乳哺餵法
所謂的「倒著餵」,指的正是這裡提到的橄欖式母乳哺餵法,而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便是可最自然有效的改善乳線管阻塞的問題。假設妳現在是以橫抱式的姿勢抱著寶寶,現在妳首先要做的,便是將寶寶的位置倒過來-即寶寶的臉仍面向原來那一側的乳房,但身體卻轉向與原來的相反方向;以原來枕住寶寶頭部的手臂,撐著寶寶的身體(同時也可以用枕頭放在手臂下輔助),手掌托住寶寶的頭,並將其移近母親乳房以進行餵哺。
為什麼橄欖式母乳哺餵法可以改善乳線管阻塞問題呢?因為乳房中的乳腺管是呈360度的分佈,但寶寶吸吮時,多半只有吸取到部份角度乳線管的乳汁,至於其他的角度,則乳線管阻塞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妳說這是不是最自然有效的改善方法呢?
四.輕鬆哺餵三部曲之三 外出
你可能己經相當成功的母乳哺餵你的寶寶,但現在你必須面臨另一個問題-工作,身為職業婦女的你必須要回工作崗位上了。此時妳可能會問:是不是不能再餵母乳了呢?當然不是囉!針對這一點,張志隆醫師也提供一些建議:
一、妳應該在嬰兒出生後,儘快地學會擠母乳。
二、如果妳工作的地離家近,妳可以在休息時回家,或是請人帶嬰兒到妳的工作處來進行餵哺。
三、可以在上班前擠存母乳,留下給照顧嬰兒的人餵食。
四、在工作時挪出時間擠兩三次奶,於冰箱或冰筒中保存後帶回。
其中對於母乳的保存,張醫師強調,只要能將母乳維持冷度,第二天使用是很安全的;此外於工作時,倘若無法保留擠出的母乳,妳可以將它丟掉,但若是不將其擠出,則妳的奶水量反而會減少,阻礙哺餵母乳的進行。
至於要如何擠奶,妳當然可以藉助市面上各式的擠乳器;但是在這裡我們提供妳一種便簡單自然的方法-用手擠奶。這在開始時可能有些不順,但多半是因為心裡因素所致,沒關係,只要先作幾次按摩,多試幾次後,必然可以非常順利的。
提醒妳,在妳擠乳的過程中,假如會覺得疼痛,則表示技巧不對;同時一邊乳房玉少擠三到五分鐘,直到奶流變慢後再換邊,尤其是在開始擠奶的頭幾天,每次皆絟持相當的擠乳時間,才能使往後泌乳更順暢。
對於職業媽媽一邊上班,一邊餵母乳的成功率,范雪冰小姐表示了相當的信心,因為在她輔導過的個案中,連上班時間很不固定的空中小姐,都可以順利地繼續哺餵,所以只要有心做,成功是相當容易的;同時她也建議,若是要使哺餵母乳更順利,職業媽媽在回到工作崗位的前一週,則應該開始模擬回到工作後的狀態(請參考舉例),如此,必然會對哺餵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例:真真是個職業媽,她原本的工作時間為上午9:00到下午5:30,再加上交通時間,則她平日需在上午8:00出門,並約在晚上7:00回到家。現在她即將回到工作崗位,在產假結束的前一週,她可以這樣做:
1.在AM8:00~PM7:00的時間裡不直接哺餵母乳。
2.確定回到工作後會幫忙帶養寶寶的人選,並協商決定是以奶瓶或湯匙(小杯子亦可)餵食。
3.開始儲存乳汁,並在AM8:00~PM7:00的時間裡,以步驟2里所決定的餵食方法(湯匙或其他)餵食寶寶母乳。
4.其他時間仍繼續直接的哺餵寶寶。如此,寶寶必然會漸漸地習慣其中的規律性了。
除了以上的三部曲外還有一些要特別提醒的注意事項:
一、盛裝母乳器皿的消毒:
雖然乳房並不須消毒或特別處裡,由盛裝母乳的容器可就不一樣了,特別是要保存母乳的瓶罐,若小心滋生了細菌那可不太好,所以事先一定要徹底的消毒,用沸騰的開水燙過才行。
二、洗澡時胸部避免擦拭肥皂:為避免化學物質殘留而讓寶寶誤食,胸部最好避免用肥皂洗滌。
三、儲存冷藏後的母乳不可以直接加熱:
此外,建議母乳最好以破璃罐或奶瓶儲存拴緊後冷藏或冷凍,取出後以開水或水龍頭的熱水燙一下就可以,溫度以不熱不冰為佳(最高也最好不超過50) 太高的溫度反而會破壞母乳中的營養喲!
產後哺餵母奶之護理指導圖解
哺乳期間的乳房按摩運動
方法(一) |
方法(二) |
|
|
用食指與中指自乳房基部 |
請用雙手虎口對稱托住乳房,由乳房基部順向乳頭方向輕推。請自乳房基部向乳頭揉壓。 |
方法(三) |
|
|
|
請用雙手上下方向,同時向乳房壓擠; 請用雙手左右方向,同時向乳房壓擠。 |
舒適的餵哺姿勢:哺餵姿勢,只要保持寶寶愉快的吸奶,可依不同情況而改變。
1.哺餵前,先逗弄寶寶,替寶寶換尿布,使母子心情輕鬆,有助於泌乳。
2.洗淨雙手,以微溫或冷開水浸濕的棉球擦淨乳頭,再行哺餵。
|
|
|
(一)坐姿餵哺。 |
(二)側臥式餵哺。 |
(三)橄欖式餵哺。 |
幫助寶寶吸奶之方法
|
|
|
|
1.將寶寶的嘴靠乳頭。 |
2.用手托起乳房,將乳 |
3.以C字形握法,將 |
|
|
|
||
4.將寶寶的頭靠向乳房並避免塞住寶寶的鼻子。 |
5.哺乳完後,可用輕壓寶寶的嘴角,將乳頭抽出,不可硬拉,以免乳頭裂傷。 |
幫寶寶打嗝
餵完奶後,過一會兒,要幫寶寶打嗝以排出吸入之空氣,打嗝時可採下列姿勢,用手輕拍寶寶的背部
|
|
|
1.坐式。 |
2.臥式。 |
3.肩式。 |
乳脹的處理
|
|
1.請以拇指在上,其餘手指在下的方法。 |
2.先向乳房基部壓擠。 |
|
|
3.再向乳頭方向壓擠。 |
4.以同樣姿勢,但採1/4圓的繞轉方式移動手指位置,重覆做,直到做完整個乳房。 |
1.剛開始哺乳,若乳房太脹、太痛,可以增加餵食的次數或將奶擠掉。
2.每次餵奶後,必須將剩餘的乳汁擠掉。
如何收集母乳-手擠法
1.先徹底洗手。
2.採舒服的姿勢,將容器靠近乳房。
3.將手呈C字型,拇指放在乳暈邊,食指放在乳房下方乳暈邊兩指相對。
4.溫和的將手往胸壁推,再往(乳頭)前擠壓。
5.往前推、往後壓:是用滾動的方法而不是滑動的,如果皮膚會痛應該考慮技巧不對。
6.以同樣方式擠壓各個方向。
7.重覆動作,一邊至少3-5分鐘,直到流量緩慢,再換另一乳房。
如何擠奶
|
|
|
1.大拇指及食指放在乳暈上,並往胸壁方向內壓。 |
2.以大拇指及食指壓乳頭後方的乳暈。 |
3.從兩側擠壓,變更位置擠出其他分葉的奶水。 |
母乳保存法
剛擠出來的奶水 |
在冷藏室內 |
在冰箱之外以溫水 |
|
室溫25℃以下 |
6-8小時 |
2-4小時 |
當餐使用 |
冷藏室(0-4℃) |
5-8天 |
24小時 |
4小時 |
獨立的冷凍室 |
3個月 |
不可再冷凍 |
不可再冷凍 |
-20℃以下冷凍庫 |
6-12個月 |
不可再冷凍 |
不可再冷凍 |
註:不要放在冰箱的門邊,而是儘量放在冰箱的內部,比較不會受關開門影響溫度的地方。
母乳加溫法
1.用流動的溫水加溫或隔水加熱。
2.超過54℃(130℉)時會破壞母乳中某些成份。
3.勿用微波爐及直接在火上加熱法。
看完了以上的介紹,妳是不是也開始覺得,哺餵母乳其實一點也不難呢?一點也沒錯,它正是如此的簡單自然,而且對母親與寶寶都有絕對幫助的;心動嗎?那就馬上行動吧!妳一定會發現餵母乳並沒有妳想像的那麼難喲!
文章來源
哺餵指南複製轉載 教育大市集
護理指導圖解截錄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衛教專區
過來人分享
告別鋼鐵人脫離神力女超人:1年6個月的母奶之戰血淚史(含母乳哺育成功要訣)